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地处武汉市老街区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、湖北全省总工会旧址、刘少奇同志旧居三处革命旧址组成,展陈面积约3060平方米。
1926年到1927年,工人运动的浪潮在此达到高峰——中华全国总工会以武汉为中枢,指挥全国工人运动。工人运动第一次形成全国规模、此呼彼应、奔涌浩荡的壮阔局面,走在了全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最前沿。
活化利用革命文物
擦亮全总旧址纪念馆“工运记忆”
全国总工会旧址和湖北全省总工会旧址为左右两栋西洋式建筑,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,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刘少奇同志旧居为20世纪20年代初兴建的石库门里分式民居,1983年被公布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。2019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同意,恢复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。2022年11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。
三栋建筑历经百年沧桑,饱受自然灾害、战争的侵扰和岁月风霜依然保存相对完好,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。修缮时结合历史考证和现状分析,遵照“最小干预”的文物保护原则按图索骥进行设计施工。由专业工匠采取原工艺进行1:1原样修复,外墙雕花、屋顶山花、宝瓶栏杆等恢复原有形制,建筑历史外观及风貌得以还原,壁炉、木质楼梯、马赛克地砖等元素重放光彩。
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(右)及湖北全省总工会旧址(左)
深入研究工运历史
解锁奋斗历程中的“精神密码”
旧址纪念馆的基本陈列“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武汉历史陈列主题展”,是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与大型红色主题基本陈列相互兼顾、相得益彰的典型案例。
展览包含“北伐军兴 湖北工运复兴”“全总迁汉 工运波澜壮阔”“踣而复起 挽救革命危机”三个部分,以1926-1927年全总在汉期间的工运历史发展为脉络,以全总指导各地工运斗争历史为主轴,锚定历史大事件,通过239件展品、458幅文照,利用微缩景观、沙画、触摸屏、浮雕、版画、油画等展示手法,全面立体再现大革命时期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。同时秉承保护中复原、复原中体验、体验中传承的原则,深度挖掘史料,恢复建筑的原有功能,对展馆内24处空间进行了复原,真实、生动再现了当时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湖北全省总工会在此办公的场景,达到了展览风格与建筑风格和谐一致的效果。
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武汉历史陈列主题展
在深入挖掘工运史料的基础上,围绕弘扬工运精神策划主题展览并送展到基层。2023年,与福州市马尾区档案馆联合策划“战斗在京汉——纪念京汉铁路大罢工100周年”主题展。2024年,以1925-1927年间15位女性工人运动领袖的事迹为主线,策划《工运女杰——1925-1927工运她力量》展览,在光谷信息产业园、粤汉铁路遗址公园、裕大华集团巡展,参观职工超过20万人。
《工运女杰——1925-1927工运她力量》走进裕大华
今年,为迎接全总百年华诞,正在策划《筑·魂——百年工运》展,全面展现中国工会百年来在中国革命、建设、改革、复兴伟大征程中蓬勃发展、建功立业的奋斗风貌。5月开展后欢迎广大观众前来观展。
传承赓续红色血脉
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
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开馆以来,先后被授予“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“湖北省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“武汉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”等,积极发挥红色工运教育实践阵地的育人功能,与大中小院校、企业等融合共建,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、红色思政活动等。
劳模代表在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重温工运历史,传承革命精神,用劳动创造幸福。
开展红色教育,强化职工思想引领。根据职工需求,对历史文献、档案、照片等史料进行细致梳理和深入研究,制作《历史回响·工人力量》短视频,丰富拓展职工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。组织劳模、工匠、先进职工代表分批走进纪念馆,开展“寻访初心之地,铭记奋进之责”“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”等主题活动。联合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开设“工人大思政课”微宣讲、“百年工运·尚德里”系列思政课。开展工运红色印迹寻访、“主播探馆”网络直播等活动,让红色工运资源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。开馆以来,共接待530多批次、近2万名职工参观学习,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。
产业工人“在革命旧址唱出工人的歌”
武汉市水务集团在旧址纪念馆学习参观,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
(本稿件为武汉机关党建网原创,如需转载请与武汉机关党建网联系)
返回顶部
返回顶部